Com_news国际新闻
学会这些技巧手机一样可以拍出高逼格照片
作者:西安摄影培训 时间:2021-04-25 人气:
五一出游想用手机拍出高逼格照片,今天西安王老师摄影培训带大家一起学习摄影师如何用手机拍出高逼格照片.
1、所有图片除特殊声明外,均使用iPhone 6拍摄。 2、修图软件是泼辣修图。 3、图片都是在两个小时之内拍摄完成的,因此质量还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观察对比。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手机摄影变得越来越流行,
一、少就是多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摄影最经典的法则之一。对于新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迅速拍出满意的作品,作为老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打开迈向高手的大门。在最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主题不够明确是一个大问题,而通过减法可以迅速的交代清楚主题。而对摄影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已是基本功,而如何用最少的画面元素构架起一个主题则是提升的关键。 当然,“少”只是摄影的一种表达手法,这并不是说画面只能“少”,不能“多”,实际上,能够把画面繁杂的元素一一加以合理安排,也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能力。 举个例子:
这明显就能看出来一定的摄影水平了。 通过仰拍的视角,直接把地面的建筑物、地板等元素排除了,只保留雕塑、绿化带、天空,同时为了活跃画面,还加入了一个人。但是,如果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摄影人,可能就会这么拍:
(该图为相机拍摄)
在前面的基础上,把绿化带排除,只保留天空和雕塑,整个画面的元素变得更为简洁。 这三张照片的画面元素变化过程是这样的: · 雕塑、天空、绿化带、建筑物、远处的建筑物、地板。 · 雕塑、天空、绿化带。 · 雕塑、天空。 我们通过不断的做减法,不断的突出主体,让画面构架一步步的提升,最终实现了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两张照片并不是我在当天拍摄的,也并不是同一个场景,但也能辅助说明“少就是多”,我一并放在这里:
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拍摄?如果拍成上面这样,未必有些过于平庸。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少就是多”这条摄影法则,将画面的元素进一步分离、优化:
可以看到,我们通过减少画面元素,聚焦画面局部的方法成功提升了画面的主题感。化繁为简,少就是多。因此,你在拍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儿,再少一点儿?
二、低一点儿,或高一点儿
再比如,这个场景:
如果拍成上面这样,依旧属于中规中矩,没有多大亮点, 似乎谁都能拍出来。 这时候,我们采用: 1、通过拉低相机的位置,让水面占据更大的位置(透视关系),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2、制造水面波纹(为了激起波纹,我脚不停的在踏水),让画面形成更加的水面质感。 3、通过镜头校正,制造夸张的视觉的效果。 4、通过减少车辆,强化画面重心。
这时候的画面效果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画面带来的冲击力。当然,既然我们可以“低一点儿”,自然可以“高一点儿”,这个技巧的核心在于:尝试用更多的角度去表达一个场景,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节奏与韵律
什么是节奏与韵律? 简而言之:统一特征下的有序重复。 比如这幅图:
可以看到,这张照片的画面十分杂乱,近处的马路,远处的防护板,再远处的楼房,画面没有丝毫的规律可循,节奏感十分匮乏。 这时候我们就要去寻找画面中的统一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近处马路的线、远处的警示线条、防护板上的红白线条都是一些线条的几何图形,并且分布状态也有规律可循,因此:
我们通过捕捉局部画面,通过线条(马路和防护板上)、方块(左上角的警示牌)、三角形(行人)的有序组合,就形成了一幅更加有节奏的照片。这时候画面的节奏感就更强了,最终就形成了一幅更加优美的画面。
四、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当我们缺乏拍摄思路的时候,不妨离拍摄对象更近一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我在拍摄这个场景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靠得足够近,怎么会发现这些美丽的小水珠呢?
本文首发:西安王老师摄影培训学校。转载请注明出处!